答:經脈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單一結構和功能的線,而是多層次、多形態(tài)、多功能的立體結構的理論。祝總驤教授的科研組運用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等多門科學原理,驗證了中國一大發(fā)明——中醫(yī)經絡穴位的客觀存在。試驗發(fā)現:人體有十四條正經,每一條經脈線1-3毫米寬,有低電阻,高振音等十大特點,凌遠“經絡筆”就是根據經絡低電阻現象發(fā)明的。
Copyright ? 2019 佛山市凌遠醫(yī)療科技有限公司 |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[(粵)-非經營性—2018—0160] |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17265號